機箱外殼的材料應用直接影響其散熱性能、結構強度、重量、美觀度以及成本,近年來隨著技術發展和環保需求,材料選擇日趨多樣化。以下是當前主流的機箱外殼材料及其創新應用方向:
1. 傳統金屬材料
(1) 鋼材(SPCC/SECC)
特點:成本低、強度高、易沖壓成型,但重量大、易生銹。
應用:
主流中低端機箱(如先馬、航嘉基礎款)。
配合防銹鍍層(SECC電解鍍鋅鋼板)提升耐用性。
(2) 鋁合金(6061/5052)
特點:輕量化、天然散熱性好,可陽極氧化著色,但成本較高。
應用:
高端電競/工作站機箱(如聯力LANCOOL III)。
CNC加工一體化框架(如Apple Mac Pro的鏤空設計)。
(3) 鎂合金(AZ91D)
特點:比鋁合金輕30%,抗沖擊性強,但耐腐蝕性差需表面處理。
應用:
軍工/便攜設備機箱(如部分軍用加固計算機)。
2. 非金屬材料
(1) 工程塑料(ABS/PC)
特點:絕緣、易塑形、成本低,但散熱差、易老化。
應用:
前面板裝飾件(如NZXT H系列RGB面板)。
低成本迷你機箱(如Intel NUC外殼)。
(2) 碳纖維復合材料
特點:強度高、重量極輕(僅為鋼的1/5),但成本昂貴。
應用:
超輕量化定制機箱(如賽車模擬器專用機箱)。
局部加強件(如服務器機箱承重支架)。
(3) 玻璃(鋼化/亞克力)
特點:透光美觀,但脆性大、易留指紋。
應用:
側透面板(如恩杰NZXT H9 Flow的雙面玻璃)。
替代亞克力減少劃痕(高端MOD作品)。
3. 創新材料應用
(1) 混合材料結構
金屬+塑料復合:
內部框架用鋼材,外殼覆蓋輕質塑料(如酷冷至尊NR200P)。
鋁合金+石墨烯貼層:
提升局部散熱效率(實驗性方案)。
(2) 環保材料
再生鋁/塑料:
戴爾OptiPlex系列使用海洋回收塑料。
竹纖維復合材料:
小眾生態設計(如Acer Vero環保概念機箱)。
(3) 功能性涂層
導熱涂層:
機箱內壁噴涂高輻射率材料(如Cerakote陶瓷涂層)。
抗菌涂層:
醫療/教育場景機箱(如銀離子涂層)。
4. 特殊場景材料選擇
應用場景 推薦材料 理由
應用場景 | 推薦材料 | 理由 |
高散熱需求 | 鋁合金+蜂窩結構 | 增強對流散熱 |
靜音設計 | 鋼材+吸音棉(PET/泡沫) | 抑制共振噪音 |
戶外/工業 | 不銹鋼(304)+防腐蝕涂層 | 耐候性強 |
便攜移動 | 鎂合金/碳纖維 | 輕量化+抗沖擊 |
5. 未來材料趨勢
智能材料:
溫變/電致變色材料(外殼隨溫度或電壓改變顏色)。
自修復材料:
微膠囊化修復劑自動填充劃痕(汽車漆面技術遷移)。
納米多孔材料:
兼具隔音和散熱特性(如氣凝膠復合材料)。
選材關鍵考量因素
成本:鋼材<塑料<鋁合金<碳纖維。
散熱:鋁合金>鋼材>碳纖維>塑料。
重量:碳纖維<鎂合金<鋁合金<鋼材。
量產工藝:沖壓(鋼/鋁)>注塑(塑料)>CNC(高精度金屬)。
材料創新正推動機箱從“功能性容器”向“性能增強載體”轉變,未來可能出現更多跨行業材料融合(如航空航天材料下放)。